随着NBA球探持续关注中国年轻中锋杨瀚森的表现,越来越多关于其技术特点和发展潜力的讨论浮出水面。近期,一些联盟内部人士通过球队随队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察与担忧,其中核心问题直指其身体对抗能力。多位球探在非正式交流中指出,尽管杨瀚森拥有出色的身高、柔和的投篮手感以及符合现代篮球需求的策应能力,但其现阶段的核心力量和下肢稳定性,可能难以应对NBA级别内线的长期高强度对抗。
一位来自东部球队的球探表示:“我们欣赏他的篮球智商和技巧,他在CBA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NBA的内线竞争是另一个维度的战争。这里的每一个大个子都极其强壮、运动能力惊人,并且充满侵略性。”他进一步解释道,杨瀚森在低位的进攻手段,包括其标志性的转身勾手和脚步移动,在CBA层面非常有效。然而,在面对NBA那些体重更大、爆发力更强、且经验丰富的防守者时,他目前的力量水平可能无法保证他在篮下占据有利位置,也无法在身体接触后稳定地完成终结动作,其得分效率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NBA历史上不乏技术出众但在身体对抗上吃亏的国际内线案例。对抗不足不仅影响进攻端的得分连续性,更会在防守端被无限放大。他需要证明自己能够顶住对手的强力背打,保护好篮板球,并且在换防外线时不被速度型后卫轻易摆脱。
许多分析师认为,力量的提升是杨瀚森迈向NBA过程中最需要补强的一环,其重要性甚至优先于继续开发远投能力。他需要一个系统性的、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计划,重点增强核心、背部和腿部力量,同时增加肌肉维度以承受整个赛季的消耗。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专业指导。
总而言之,球探们的担忧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未来发展路径:杨瀚森无疑拥有令人期待的天赋和技术基底,但他的NBA之门能否真正敞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将自己的身体锤炼到足以匹配联盟内线强度的水平。力量,将成为他选秀前景和未来能否在联盟站稳脚跟的关键变量。